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音乐排行> 周大刚‖(散文)石林散记

周大刚‖(散文)石林散记

2022-04-28 19:54:02

点击蓝字关注“西狐文学”

阅读心灵文章

精彩文章,欢迎转发


至目的地“石林”大约有九十里的路程。沿途多是些低矮稀疏的植被,偶尔高点的,也三三两两的一副不合群的样子。路两旁身量苗条的多是桉树,“卡拉”来这儿一定喜欢的紧吧。小杨说,桉树可以提炼出桉油,原产地主要在澳洲,19世纪引种至世界各地。桉叶油含桉叶醇,有刺激性清凉香味,可用于制作牙膏、漱口剂、食品及医药等。


路在出城后不久就变得曲折起来,刹车在山腰上唱起婉转的曲子,忽松忽紧,一快一慢。车上,有几个人的胃又不干了,反抗了好一路。小杨告诉我们,在云南造个铁路比造个机场还难。难怪云南机场老多,公路却少,往往是一条公路直通,很少有旁枝侧节。行至一处,瞅着一个铁路,竟也是个弃置多年的。因为云南土质疏松,造路的工价远比其他地方昂贵。


车转过一个山弯,眼前攸地明朗了不少,阳光下有一大片清澈透亮的水,一个巨大的湖泊闪亮在面前。哇,好阔的湖呀!我失声大嚷,心一下子被湛蓝的湖水诱惑了。“这不叫湖,我们呼她‘阳宗海’,其中表达的是云南人对海无尽的向往之情,譬如‘洱海’,也是。”小杨又开始解说。关于这海,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古时有个与渔夫在海里打鱼,一网下去空空如也,二网下去颗粒无收,三网下去倍觉沉甸。渔夫狠命往上拽,拖出水面的竟是一条金光四溢的链子。他激动异常,不停地拉呀拉,顷刻间天昏地暗。可是渔夫眼里只有金子了,最后小渔船受不了金锁链的份量,“嗄嘣”沉海底下去了。原来呀, 这锁链拴住的是海底的盖子,掀起了盖儿,水不断涌上来了。故事不长,模样也不鲜,我们却默默地接受了:人不可贪得无厌。


 阳宗海是一锅底形的湖,故而水深落差较大。四周浅处只有几米,中间锅底处却极深,据说这儿有个潜水艇试验基地,足见其深了。根深叶茂,水深鱼肥,湖里有丰富的鱼产。有出口日本等国的银鱼,还有溯流而上的抗浪鱼。当小杨说起在浪尖里逆游的抗浪鱼的种种本事时,我不禁为这未曾谋面的小东西感叹。就这样,载着一车人对阳宗海遥不可及的渴望,车子匀速地驶向目的地。哎,有机会再来触摸这阳宗海的蓝吧。


将到石林,沿路两旁已呈现出喀斯特地貌,仿佛优美乐章舒缓的前奏,勾出种种沉醉的欲望。“石头长在云天外”,这是云南十八怪之一,最典型的自是石林了。



石林是阿诗玛的故乡。撒尼人是彝族的一个分支,阿诗玛是撒尼人的骄傲。一下车,悦耳的葫芦丝声使人心旌动荡,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月光下的凤尾竹》如山间涧泉沁人肺腑。傣家人的乐器真是很民族的,一个葫芦缀上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就做成了美妙的葫芦丝。


在入口的地方,等了很久,趁这功夫,我和小蔡合力给老徐抓痧,车轮战似的上,因为一个的力不够使。下了车,团长建议小赵开始拍摄考察全程,大家都打算酝酿感情了。孰料,才到入口不久,就把扛着摄像机的小赵给弄丢了。小杨让队员集中在“群峰壁立,千嶂叠翠”的题词前,自个儿去找小赵。听说是题的词,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拍下了第一张照片。题了词的大石,半边遮掩在绽满花的树下,有犹抱琵琶意。待大家都拍完,小杨回来了,不见小赵。团长发话了,把这光荣的任务交给你了。我想,找个人还不易,丁点儿大的地方,小菜。



一入里,方知石林之精妙,石石间连,宽处行动自如,窄处仅可容一人侧身,有低处须猫腰才行。好不容易才从迷宫里钻出来,忽而眼前豁然开朗,人头攒动,如蚁聚蜂拥。心里一凉:上哪儿找去呀?没辙,只好站在原地,搜索小赵褐色的帽子。几个大回环下来,眼已缭乱,仍无结果。继续前行,见一处险景。高耸入云的两石顶端,凌空搭着一块石头,总共只有三个着力点,仰头际令人胆颤心惊。那看似随时会掉的石头,唤作“良心石”。一个导游正替人解说。传说,心存不轨做了坏事的人过此,石头便会坠落。传说终归只是传说,但我宁信其有,也好给心术不正的人些许警醒。再往前。路又变得极窄,只能回头了。谁知一回头,小赵已在眼中,正应了句“得来全不费功夫”。


完璧归赵,众人皆心宽。一场虚惊后,我走在队伍末尾,丢什么也不能“丢人”了。


在一标有“石林”的大石前,大伙儿留了张合影,几轮砍价,最后摄影师同意每张六元成交。人太多,拍的时候,不时有“阿诗玛”“阿黑哥”抢着给自己留影,害得这张合影费了好些时候才弄成。彝族人(撒尼人)称呼女孩都是“阿诗玛”,意为勤劳漂亮的少女;凡男的一律呼“阿黑哥”,“黑”为勤劳、健康之意。之后一整天,我们都以此称呼,乐此不疲。


从“良心石”下经过,个个都仰着头。石立如笋,惚恍间你会以为,这些奇异的石头是不留神间自地底下冒出来的。小径是用石子铺就的,被游人的鞋底磨得精滑。路旁“小心地滑”的牌子隔一小段儿便有。偶有些泥路,也坚硬如石了。有些阴的地方,两边的石壁上长满蔓绕的常春藤,藤上寄满了各式的厥类植物,鲜嫩而顽强地活着。大自然用鬼斧削就了形态万千的岩石,供人留连,也赐与人巧夺天工的机会。工匠们用双手凿出了智慧而灵动的传说,给人遐想,更给人警喻。譬如“双鸟哺食”“小象回家”“心脏石”“龟神岩”,姿态各异,一一览过,美不胜收。



石林最高处有一座望峰亭,座落在心脏地带。沿石阶盘旋而上,一步三挪挤挤挨挨地爬到亭上。亭的造型无甚别致,地儿也不大,密匝匝地拥着人。风一阵阵拂来,人一拨拨地走过。我拿起相机,留下“千峰竞秀,览众山小”的杰作。伫留片刻,我们下了亭子,催促着小杨带大家一睹“阿诗玛”的真容。



去寻觅“阿诗玛”的路上,经过一个人工湖,有条九曲回廊当中穿过。两边护栏高仅及膝,趁众人观鱼的空儿,我就在护栏上小憩。湖中长了些睡莲,星星点点的白花柔细地绽着,和着成群的红鲤鱼,衬出一片情趣来。过了九曲桥,迎面是块齐整的草坪。再拐过一小弯儿,卒见“阿诗玛”。她静静地立在小河边,戴着亲手织成的头饰,背着盛满鲜花的背篓,那么专注,那么执著。她在凝视,等待着心爱的阿黑哥归来;她在谛听,搜寻着远方心爱的人的歌声;她在诉说,描述着凄美动人的真情挚爱。连上苍都为之动容,将她米黄色的裙褶理得如此分明。在我的心里,这已不只是一块灵动的石头了。怀着几分虔诚,我掏出相机把美丽的阿诗玛定格珍藏。


马达声打破了无限的留恋,缠绵的葫芦丝声中我们结束了石林之旅。


作者简介

周大刚:

笔名扁舟,东阳市作协会员。一介书生,三分儒雅,七分淡泊。厚道为纸,朴素为笔,描冲淡自然,写芸芸众生,抒一己之情。常思:不归园田,亦可守拙;便做个物质的山民,精神的庄子。

洞察   品味  思考  感悟

征稿要求

散文、杂文、小说、诗歌…体裁不限,五千字以下。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我处刊后,一周后方可转投其它自媒体。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3557063986@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稿酬通过微信发放,请加编辑微信zjfoxgood

月冠军评选

每月作品至下月15日上午9时止,按浏览量和点赞数的前8名交由专家组评选,评出月冠军一名,奖金500元。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西狐文学

品味心灵文章

微信公众号ID : xihuwenxu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