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明 白 你 会 来,所 以 我 等
文艺、小资,情感、治愈
诗、故乡、远方!
(一)三笔同书显绝技 心系公益乐助残
说起蒋先稳,许多随州朋友都不会陌生,他有“三笔同书”奇人、“地书书法”达人、慈善公益爱心人等多个称谓。
由于家中的好几位长辈都会写毛笔字,童年时期,蒋先稳心里就埋下了一颗书法的种子。那个年代,拥有纸笔可谓是一件奢侈的事,蒋先稳只能在大自然中写写画画。
(采访:蒋先稳)没有钱买纸和笔,就用木棍在地上画、写、练习。
高中毕业后,蒋先稳到部队参军,他自学练习了十余年的书法也有了用武之地。
(采访:蒋先稳)当兵的时候部队里的文化气氛比较浓厚,,搞文体活动,那个时候开始对书法更加感兴趣。
50年来,蒋先稳从没间断过自己的书法练习。原本他只想熟练掌握各种书体和诀窍,写一手漂亮的字。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萌发了练就独特书发绝技的念头。
(采访:蒋先稳)看到中国达人秀有一个老汉86岁了表演瑜伽,我想自己才五十多岁的人,为什么不能超越他们呢?后来就开始练两支笔写字,两支笔写字当然挑战性也很大,左手不会写,右手去帮助左手写,练的纸绝对堆起来也有几米高。
从单手写字练成双手写字,花了三年多时间。2014年,蒋先稳又开始挑战“三笔同书”,即先在口中衔一枝笔,左右手再各拿一枝笔,同时书写的方式。
与之前练习双手写字不同,脖子没有手那么灵活,可以旋转,以致口中衔笔不能自如控制笔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蒋先稳练起新疆舞蹈中“扭脖子”的动作,他认为,只有脖子灵活了,笔才好控制。
(采访:蒋先稳)天天坐在家里抱着像这样子练习,练了一两个星期之后,有点儿像了,后来又苦练,越练越入迷,晚上睡觉的时候腿上还在练,特别是练正反字的时候腿上还在画。
练习三笔同书需要手、眼、脑高度协调,超越了常人生理习性。当时,颈椎病、肩周炎、风湿等病痛一并来袭,让蒋先稳的身体一度难以承受,医生劝他放弃练习,以免加重病情,但他始终坚持,勤学苦练。令人意外的是,三笔同书练成后,那些病竟然不治自愈,这也坚定了蒋先稳继续发扬书法文化的决心。
(采访:蒋先稳)我们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但是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如今,蒋先稳已经练就了双手写相同字、写不同字、写正反字、写倒笔字、蒙眼写字、右脚写字、三笔同写等多种书法绝技。
除了在书法方面身怀绝技外,蒋先稳还担任了曾都区爱心学校校长一职。他带领学生们创办了残疾人编钟艺术团,让身体有残缺的人也能演奏出美妙的古乐。
高位截瘫的贵州男子左勇如今是艺术团的一名演员,当初,他从贵州省晴隆县千里迢迢来到随州,就是为了跟随蒋老师学习书法。
(采访:左勇)我是2014年在网上认识这个学校,看到蒋老师用三笔写书法,觉得很震撼,在一五年的正月份又来到这个学校,跟着蒋老师一起学习书法,想像蒋老师一样写出好看的字,回去有时候给家人写一些对联。
如今,坐着轮椅的左勇是整个学校除了蒋老师以外,字写得最好的人。
对待其他的残疾学生,蒋先稳也没有厚此薄彼,他经常教爱学习的孩子写粉笔字,让他们体会书写的乐趣。
除了打理学校的日常事务,蒋先稳还经常到外地参加表演。学校是慈善性质,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免费的,他不断演出,打响学校的知名度,让更多人了解爱心学校,关爱残疾学生。
说起学校和学生们,蒋先稳的眼睛微微湿润。今后,他还想练就更多书法绝技,为学校引来更大的关注度。
(采访:蒋先稳)从2015年到现在已经从北京南京都参加了很多活动,可能已经有几十场了,我们学校的学生吃喝穿住就靠我在外面演出,让社会上更多爱心人士能够关注到我们学校,我走得再远学校也是我的根。
(二)随州这个牛人身怀绝技,惊动央视!他更是40多个孩子的爹......
双手写字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
用脚写字根本不在话下
更厉害的是绝技“三笔同书”
近日,他带着这项绝技将登上央视百姓春晚的舞台
也是春节晚会启动仪式湖北唯一的代表
还被楚天都市报、农商频道、上海达人秀等多家媒体报道
他就是—蒋先稳
金庸的武侠小说里有一个高手叫做周伯通,他有一项独门绝技“左右互搏术”,可以一心二用,双手同时使出不同的招式,现在随州也有一个这样的牛人——蒋先稳,他将这项技艺发挥到极致,甚至比周伯通更厉害。
随州牛人,三笔同书展绝技
机缘巧合:战友一句话促成双手写字
身怀绝技的人从来都不是天生的,蒋先稳也是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他的三爷和大伯在当地都算是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因此在当地很吃香,看到这个情景6、7岁的他在没什么事儿的时候爱拿着他们的毛笔写写画画,后来读书的时候买不起笔,只能让哥哥教他。
真正的爱上书法,是在蒋先稳上了初中以后,那时学校经常会让他办墙报,这样的经历持续了很久,也因此让他的生活有了一些改变。
1976年,蒋先稳入伍当兵,双手写字的绝技也是在部队开始的。他说:“当兵的时候,冬天很冷,零下十几度,办墙报的时候,右手冷的不行,只好换左手。”就这样慢慢的,他开始用双手写字。有一次因为一个战友的调侃:“我的同学都是两个手写字,你一个手写还每天写,有什么好写的。”于是他苦练3个月,终于练成了双手写字。最终也让战
友对他刮目相看。
废寝忘食:书法技艺更上一层楼
一个停电的巧合,让他发现自己不仅会双手同书,并且还能盲写。一个停电的晚上,蒋先稳正在练字,突然停电了,但是他并没有停下来,等到来电后他发现自己在黑暗状态下依然能够书写,于是,他的绝技中又多了一项蒙着眼睛写字。
到后来双手写一样的字已经无法满足他,他开始练习双手写不一样的字。因为这个事儿,他每天吃饭的时候拿着手中的筷子练习双手比划,以至于吃饭都忘了。有一次骑电动车的时候因为心里想着这个事儿,一不小心连人带车怼到墙上,幸好最后没有大碍。对于书法无时无刻的琢磨,真的源于热爱。
长江后浪推前浪,在书法的道路上他也在不断的探索,双手都用上了,他就开始练双脚。采访的时候因为脚受伤的缘故,只用单脚演示了一遍。至今仍然保持每天至少练两个小时书法的习惯。他说左手写字其实也是锻炼右脑的,现在自己每天即使睡很少,也不会觉得没有精神,大概就是这个原因。
三笔同书:十年磨一剑
因为担心自己所练成的东西被别人超越,所以蒋先稳也不停的在提升自己。双手写字既然已经不是唯一的了,他就开始练习三笔同书,双手各一支,嘴巴再含一支。
嘴巴写字,对于一般人来说可不是简单的事儿,因为一般人脖子都不太灵活。他听别人说有一位教跳舞的老师特别厉害,慕名前去学习,谁知这位女老师因为害羞拒绝了他。他不服气,心想:没人教我就自己练。
于是他又回到了废寝忘食的那个时候,只是这次从拿筷子改成了扭脖子,妻子经常回家看到他在扭脖子都会说他“发神经”,练成之后他的脖子灵活程度完全可以来支新疆舞了。
三笔同书对头、双手和整个身体的协调性要求很高,高难度的动作也经常让他的身体吃不消,脖子疼等毛病一直伴随着他,花了一年的时间才最终拿下了。
多才多艺,荣耀登上央视春晚
蒋先稳在部队生活多年,部队的生活丰富多彩,,会的教不会的,表演节目厉害,比赛项目也很丰富,这也锻炼出他的多才多艺。用他的话说,吹拉弹唱可谓样样精通。
说起部队的生活,至今记忆犹新。就连当年学会的第一首军歌他还能一字不漏的唱出来,说到这,他当场就唱起来了《我穿上了绿军装》。不仅如此,他当时在部队打篮球、翻筋斗、朗诵更不在话下,看看部队的照片,用现在的话说妥妥的小鲜肉呀。
约好采访时间,一走进书画室就弥漫着一股墨香,整个桌子都是他练过字的纸,墙上也挂满了他自己所书写的字,房间的一角堆的旧报纸,上面都是练字的痕迹。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么多年终于一战成名,将登上央视百姓春晚的舞台。
为人师表,一手撑起爱心学校
蒋先稳除了是书法牛人外,他还是随州爱心职业培训学校的校长。该学校虽不是他一手创办,却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的。谈到学校,他有一肚子话要说。
这所学校是一所免费学校,现在学校有40多个学生,涵盖7、8个省,最大40岁,最小14岁。他们中有的是孤儿、有的是永久性托管在这,也有的是在这学习技能的。看到他们,脑海浮现了一句话:“当我们在哭泣没有鞋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些人没有脚”。看到他们真的震撼了!
他什么都不怕,最怕学生跟他说:“蒋老师,我没有洗衣粉了、没有牙膏了、没有鞋子了、没有衣服了。”更怕厨房跟他说:“蒋老师,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学生的吃穿住和生活用品都要他来操心和负责,像部队的军需物料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他是受过磨难的人,在部队多年,摸爬滚打,骨头断过,浑身是伤,可是这些都没有让他低头,现在却为了这个学校,这些学生经常在外求情,遇到的冷言冷语不在少数。
但是当他看到孩子们能够吃饱穿暖的时候,他觉得一切都值了。他将部队的一些习惯带入了学校,学校的校歌就是《我是一个兵》和《打靶归来》,他对学生既疼爱又严厉。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不管哪个学生有事,他都全力解决,帮他们办集体婚礼,让他们上大学,有些学生打打闹闹不听话、想家,只要有他在,他们就会听话,就会开心的笑。甚至有学生突然发病,也是他带着这些孩子上医院,他就是他们的第二个父母。
他在学校成立了艺术团,每天帮他们排节目。在学校老师的培训下,这些学生都会多种技艺,吹葫芦丝,弹古筝、演奏编钟.....他也为学生编排舞蹈和快板节目。如果能亲眼看到他们演奏一曲,带给人们的震撼不亚于曾经轰动一时的《千手观音》。
这些孩子都很聪明,也很单纯。他们每天有严格的练习时间,早上6:30起床,晚上艺术团还要排练。对于这些他们并不觉得是负担,反而是种乐趣。
(三)市领导观看蒋校长书法表演
(四)蒋校长看望贫困残疾人家庭
多年来,蒋先稳组织了多次各种各样的爱心捐助活动,他的爱是旱地里的甘露,沙漠中的清泉;是烈日下的绿荫,冬季里的暖阳;是黑暗中的一盏灯,风雨中的一把伞,帮助了无数个贫困家庭。大爱无疆!
嘿~
很幸运·在这里遇到你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欣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