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新闻> 中国式父母社交:逢人必谈孩子,孩子等于面子!

中国式父母社交:逢人必谈孩子,孩子等于面子!

2023-05-25 17:04:50


后台回复【免费领书】,

即可免费领取6部经典儿童文学有声书

爱面子好像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特质”,但是过度的爱面子爱炫耀就会给身边的朋友、自己的家人带来很多不便甚至是痛苦。小的时候,大概我们都会被父母拿来跟别的孩子比……以至于那时候的我们特讨厌父母更不喜欢父母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虫虫想说,还是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把孩子炫耀来炫耀去比来比去了



来源丨洞见

ID丨DJ00123987



有人在知乎上问:中国父母最喜欢聊的话题是什么?


答案:孩子。


更精确点说,是“优秀的孩子”


打开朋友圈,一大波花式炫娃让你眼花缭乱:


小王的儿子今年学校抽考全年级第一;


小张的女儿,五年级就写了一本小说;


小李的女儿刚参加完香港芭蕾舞巡演;


......


炫完朋友圈,再到小区、办公室、聚会的餐桌上炫。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炫娃的父母。


-1-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闺蜜苏珊前两天参加了大学毕业10周年聚会,不少同学已过而立之年,带着孩子来参会。


酒过三巡,年轻的父母们便开始闲聊,同学小A说:“养孩子太不容易,今年光给孩子报兴趣班就花了五位数”。


B接上话茬说:“现在孩子讲究全面发展,我家儿子从幼儿园就要学习舞蹈、钢琴、奥数。总算没辜负我的期望,上次舞蹈大赛得了全校第一”。


C一听话锋不对,说:“现在舞蹈、钢琴都烂大街了,要学就学冷门艺术,比如葫芦丝、唢呐,我家毛毛就学的唢呐,将来考试是可以加分的。”


同学们不停地夸自家孩子,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家娃的“辉煌成就”。


苏珊的女儿我很熟悉,小家伙长得眉清目秀,虽然没有太多“闪光点”,但胜在懂事乖巧。


苏珊听到别人家孩子成绩优异,特长突出,心里很不是滋味,突然瞪了女儿一眼,说:“让你去学芭蕾舞,你偏不去,看看人家,再看看你。”


女儿听了,眼里泪光点点,默不作声。


五十年前,林语堂先生在《吾国吾民》中认为,统治中国的三女神是“面子、命运和恩典”。


“讲面子”是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民族心理。


炫耀孩子的行为反应了中国人强烈的自尊和虚荣心理,丢面子就意味着否定自己的才能,这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你是我的孩子,就是我的面子。只许比别人强,不能比别人弱,否则就是丢了我的脸。


易中天直言不讳地说:教育的目标是“望子成龙”,标准是“成王败寇”,方法是“死记硬背”,手段是“不断施压”。


-2-

一封留给妈妈的信

满纸辛酸与无奈


新浪新闻报道了一位11岁离家出走的女孩,临走前她留给妈妈的一封信让无数网友泪崩:


妈妈,我走了,你不用来找我了。因为学习已经成为了我们小学生的压力,我不希望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你们就当没有生过我这个女儿!请不要再把压力给我们小孩子了!


再见爸爸妈妈哥哥!

——爱你们的女儿

2017年1月9日下午1点



更让网友泪崩的是,孩子被发现时躲在楼道的杂物里,蜷缩着身体,满脸泪水。


女孩说,她在班级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年年都拿全额奖学金,但妈妈总是不满意,时常拿她和别的孩子比,一旦比不过别人,各种体罚、侮辱性的话就像刀子一样砍过来,戳的她心惊胆颤,不堪重压才想到离家出走。


虚荣、攀比是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父母们亲手挖掘的。


语文课本《伤仲永》的故事流传至今,5岁就能作诗的方仲永,却硬生生被父亲拉着到处炫耀,最后落得个泯然众人,灵性全无。


只有极低自尊心的父母才通过炫耀孩子来填补内心的空洞感和焦虑,通过炫耀孩子,会让他们自尊感爆棚,于是就把过高的期望值过继到孩子身上。


-3-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


前两天看见豆瓣上一个女孩向网友求助:


她是一所普通二本学校的学生,在校成绩一般,表现平平,但她妈妈特别喜欢在亲戚、朋友面前炫耀自己,大肆宣扬她在大学修了xx和xx双学位,朋友多,爱参加各种活动,将来还准备考研,毕业最低都在外企工作......


每次听到妈胡编乱造,她都涨红脸,恨不得挖个洞钻进去。


现在她不敢回家,见到熟人只能绕道走。


作为父母,人到中年,青春渐消,工作波澜不惊,生活平淡如水,他们迫切需要找一种方式填补心里空缺,达到精神上的抚慰。


言语上的炫耀,满足他们内心对憧憬美好的渴望,无中生有,恣意捏造,把平凡的子女包装成人中翘楚、无人能比,这种肤浅的虚荣心,让孩子不仅自觉压力过大,又对父母心生嫌恶。


《母爱的羁绊》一书中说,爱来自父母,令人悲哀的是伤害也来自父母,而这种爱与伤害却隐性而沉重。


无独有偶,知乎上一个20岁男孩说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


一次作文比赛,他的一篇作文获得了全校比赛二等奖,当时全家都高兴坏了,喜大普奔,恨不能让全世界人都知道这个好消息,奶奶更是把获奖作文打印出来,发给小区里的邻居,人手一份,逢人就夸自家孙子有出息,将来是当作家的料。


他没想到一次偶然的“突出”会让家人如此兴奋。父母的期望,虚假的优秀,像一记重拳砸在脸上,烙在心底。


那段时间他讨厌家人,更讨厌自己,那篇作文成为他心底一道硬伤,花了很多年,伤口才慢慢痊愈。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孩子比大人想像的脆弱且敏感,成长在父母言语夸耀中的孩子,难免压力巨大且焦虑。


父母从孩子身上借一道光,照亮自己的全世界。事与愿违,这道光最终带给孩子的却是一种痛。


父母用虚假的胜利,达到虚荣的目的,孩子求真的价值观被扭曲,痛苦与嫌恶在心里交织,矛盾在心里翻滚。痛在心里口难开。


爱攀比的父母们,别因虚荣而被孩子看轻!


-4-

爱炫耀攀比的父母

养不出谦虚的孩子


两周前,去姐姐家做客,姐姐的女儿今年5岁半,幼儿园大班的年纪。


刚坐下,小侄女就奶声奶气地问我:“你去过澳大利亚吗?你有英文名吗?”


原来她们班级另外一个女孩刚请假去了袋鼠国,小侄女天天吵着要去。


班级孩子都有英文名,妈妈和老师们告诉她,有英文名的孩子肯定学过英语,将来是要出国见世面的。


侄女很羡慕这个能出国见世面的班级小女孩,偷偷跟我说,她打算跟老师请几天假,告诉同学们她也去澳洲旅游了,这样小朋友们才会羡慕她,喜欢她。


生活在父母和周围人炫耀的环境里,孩子耳闻目染沾染上攀比的恶习,本该露出灿烂天真的笑容,却深藏功与名,与别的孩子斗个昏天暗地。


笑笑是住在隔壁的三年级男孩,前几天和孩子妈妈闲聊得知,笑笑嫌弃妈妈给他买的鞋子不够档次,穿出去怕同学笑话,死活不愿意穿。


更不同意妈妈开着十几万的大众POLO接他放学,而班级同学的保姆车动辄宝马奔驰。


著名家庭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曾经说过:“孩子的性格和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一生。”


爱攀比炫耀的父母,不会养出谦虚朴素的孩子


在父母极力的攀比之下,孩子有样学样,自小就有强烈的攀比心理。一旦无可炫耀,就怨天尤人,或对父母心怀不满。


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这是普世道理。爱的方式有很多种,唯独炫耀是色厉内荏的一种。


与其夸夸其谈,不如低头看清脚下的路;与其焦虑攀比,不如带孩子开拓眼见,和孩子再经历一次童年。


孩子,不是商品,不需要用标签来标明价格,更不需要通过父母之口来大肆叫卖。


他们的好坏,不需要向任何人交代,别人也无法感受你的骄傲。


别让炫耀的话,毒害孩子,毁了他们的前程。


正如《全职高手》中一句话:如果喜欢,就把一切当做荣耀,而不是炫耀


 你是这类型的父母吗?

你觉得这类父母需要改变吗?

......

对此,您怎么看?

来源丨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数百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

编辑丨虫虫姐

更多精彩内容

14岁少女傲娇晒孕肚:我们到底该如何养育女孩?

越到中年越扎心的图片,你能坚持到第几组?

孩子青春期最重要的12堂课,这些电影已经讲透(果断给孩子收藏)

孩子在这件事上可以“任性”!别因为你的无知而影响孩子一生……

46.5元包邮|专为儿童打造,读的懂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彩插美绘开阔孩子的眼界格局

52元包邮|愤怒、恐惧、悲伤、渴望…《我的情绪我控制》教娃如何管理情绪

66元包邮|3本已纳入中考考点的名著+3本导读册+85节音频课,超值!

97.5元包邮|冰心文学奖作品,百余篇纯美儿童文学,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远离网络垃圾文学!


关注爸妈搜订阅号,打开首页输入框:

1.回复婚姻,查看【婚姻家庭】25篇深度好文!

2.回复成长,查看【成长教育】15篇经典好文!

3.回复婆媳,查看【婆媳关系】15篇深度好文!

4.回复二胎,查看【二胎教育】10篇经典好文!

5.回复妙招,查看【生活妙招】10篇实用好文!

6.回复育儿,查看【育儿文库】3篇实用好文!



福利时间


关注“爸妈搜订阅号”

点击菜单栏“免费借书”

或者回复“借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