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七八年前,唐阿姨在一次体检中被查出肺里有一个小结节,医生说如果没有发生发烧、咳嗽问题就不大,当时杨阿姨并未过多注意。那时,她被学校返聘,继续在学校教课。
2010年,唐阿姨开始经常感觉到身体疲惫,就想着教到75岁就不教了。到2012年时,情况并未好转,在8月份体检时,被发现肺结节里有阴影,医生告知已经是肺癌晚期,并出现肺内转移,无法进行手术了。没有太过剧烈的反应,唐阿姨的老伴、儿女在仔细询问了医生所有的治疗方案后,从实际出发开始使用靶向药物易瑞沙进行治疗。从2012年开始发病到现在已经4年多了,在这期间,唐阿姨的生活依然像病前一样多姿多彩。
绘画是唐阿姨从退休后就一直坚持到现在的爱好。
60多岁才从头开始学葫芦丝与二胡。
到现在为止,唐阿姨已经参加了多场文艺演出,也曾数次获得过荣誉证书。
回顾这些年的治疗之路,唐阿姨感叹:心态最重要。你碰上什么事是你无法预测的,但是打算过什么样的人生是你能决定的。在与癌症抗争的过程中,唐阿姨分享了几点经验与心得:
一、规范治疗。坚持规范治疗、遵医嘱,全心配合专业医生的治疗。
二、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唐阿姨说:“确诊之后,我也曾有过思想斗争,但过后想想,害怕是一天,开心也是一天,我希望能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好心情面对每一天,面对自己的家人。”正是有着这种心态,唐阿姨在之后的日子里生活过得越来越轻松。当然这也和唐阿姨的家庭分不开,从确诊到现在,唐阿姨一家的生活并未有所改变,泰然处之就是对唐阿姨治愈病症最有力的支持。
三、生活规律、充实。唐阿姨每天坚持至少六七个小时的睡眠,中午也有一个多小时的午休时间。每天早晨六七点起床后开始做一些锻炼活动,早餐后看书读报、看电视新闻,抽空拉拉二胡,弹弹钢琴,画画国画,做做家务,每周坚持去老年大学学习。
四、饮食清淡。目前唐阿姨的饮食基本都是按照养生规律和治病需求由老伴负责。饮食清淡,荤素搭配,主要以当令新鲜蔬菜和水果为主。
五、适当运动。唐阿姨自患病以来仍然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天气好的时候经常外出打打太极拳、做做操,刮风下雨、寒冷季节就在家里做简单的手脚运动操,每次锻炼坚持半小时左右。
在治病过程中,许多好心人建议唐阿姨增加服用中药和补品,然而却因此走了一段弯路。当时唐阿姨除了服用中药外,还添加了大量补品(如甲鱼、鸽子之类),但服用半年后,她开始频繁出现咳嗽、痰多,身体负担越来越重,走路也越来越沉,特别容易疲惫,到医院检查发现胸液已经越积越多,不得已,唐阿姨只能再次住院抽胸液。
这次折腾之后,唐阿姨决定暂时停止服用中药和补品,还是听医嘱只用靶向药物治疗,同时按原来的饮食习惯和适量运动,一段时间后不良症状有了明显好转。
对此,唐阿姨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不能太紧张,越紧张就越在意,越在意就容易走弯路。
肺癌是名副其实的“癌症第一杀手”,十多年前,很多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可能只有一两年,而随着靶向治疗药物在中国的上市,许多适合靶向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得到显著延长。比如唐阿姨从确诊到现在已经4年,还有其他晚期肺癌患者甚至已经带癌生活10年。
相对于化疗,靶向治疗药物对那些相关基因表达呈阳性的患者不仅效果好,而且毒副反应小,很多都是口服,患者更易于接受,在控制病情的同时,可以大大提高生活质量。这也是为什么晚期肺癌患者可以精彩生活的原因之一。
目前可能有些患者服用一段时间药物后会出现耐药情况,但第三代肺癌靶向药物已在美国及日本上市,中国内陆目前处于临床试验中,相信不久的将来也会在中国上市,期待会有更多的癌友像唐阿姨一样活出精彩!
大肠癌高发,该如何远离——中山医院专家为您支招
从恐惧到新生——一位肺癌患者的抗癌心路
遇见·肿瘤大咖| 对于患者的生命,肿瘤医生比谁都“贪婪”
“肺癌不怕”讲座即将开讲——听大咖讲肺癌治疗
“两动”+“两通”——汤钊猷院士的防癌之道
鼻炎总不好要当心,鼻子也会长肿瘤
赴美抗癌续集:遭遇美国天价医疗
“爱拼才会赢”,但代价不该是你的健康
四位乳腺癌“大咖”齐聚,谈了一种你也许不熟悉的治疗
您看此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