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很多时候,乐器的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很多音乐老师都有感觉,血神3天不练琴,手就生了
乐器弹奏练心、练手、练脑,
这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熟练,也不断陶冶的过程。
家长会问乐器学习要坚持多久?
学到什么时候才开始自学比较好
对于这点我的回答一般是学哪个都可以。成人无论学哪个,很少有坚持超过3个月的。
孩子们也越来越缺失踏实的学习态度,快乐的学习体验,每次看到孩子很有兴趣的吹奏,但同时告知我“老师,乐器只能课堂学一学,回家一点时间都没有“,如果说演奏是一种快乐,那么演奏的回家练习让孩子变成和学科一样的负担,对于乐器老师来讲是不想看到的。
自学当然是好,但能自觉练习的孩子却是凤毛麟角。孩子到初高中,养成自学的习惯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在此之前,老师的引导是更为主要的。
多一门兴趣还是多一项负担?
很多时候我们更多的是看到学习功利的一面,而没有认识艺术学习的本质,教育的目的,看看我们这个社会,“素质教育”喊的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做的扎扎实实。
从社会发展需求分析,说说乐器学习这点事:审美时代,乐器学习目的是培养儿童的艺术修养,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美融入生活。乐器学习根据人群不同,一般会根据年龄分几个目的:
幼儿阶段:发散思维,培养动手、动脑和听力能力,以体验感受为主,孩子会接触不同的艺术演奏形式,培养创作胆量、思维及手眼控制能力。
学龄期:艺术创作及基础训练综合阶段,提高审美,发散思维,尽量抛开条条框框,以便更好的让孩子达到完整完美表达,培养自主演奏习惯。
初中阶段:孩子已经通过前面学习培养一种自主演奏的兴趣和能力,可以驾驭很多艺术形式,可根据自己喜好有侧重的加深学习一门乐器科目,并逐步开展研究和深入。
高中阶段:真正想走艺术之路的,国内一般进入应试学习阶段,选好音乐学院院突击学习。非艺术考生可以根据学业压力有侧重的根据爱好学习某类别乐器,陶冶情操。
成人阶段:年轻人可以根据喜好选择类别学习,提升自己重在坚持。
很多时候,老师要求孩子回家练琴,还有演出、考试等测评手段,也是为了督促这种附加的学习,尽最大可能养成孩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毕竟“一个爱好等于三个老师”。
今天来给大家敲黑板啦!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有什么样的感悟呢?
教师介绍:
王国强
甘肃省张掖市
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
中国四川竹笛委员会委员
中国甘肃省音乐家协会
竹笛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师从:
著名竹笛表演艺术家马迪教授
著名竹笛表演艺术家易加义教授青年竹笛演奏家石磊老师
现就职于甘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竹笛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