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音乐排行> 幼儿教育:想用最低廉的价格购买人类最复杂的工作,注定失败

幼儿教育:想用最低廉的价格购买人类最复杂的工作,注定失败

2022-04-02 01:07:51



学前教育是最值得投入的教育领域。但是,对投入的回报期待是急功近利的,政府到个人,莫不如此,这就导致了,最重要的阶段但是距离出所谓“成果”最远的幼儿时段,成为了成年人嫌弃的阶段,成为了成年人的“包袱”,而不是收割的时刻。


只有当观念改变,需求也才会改变,政府不再无视学前教育公共财政投入,家长们不再把幼儿当包袱减负,才可能考虑儿童的福祉,才能吸引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进入幼儿教育领域。



文 | 彭晓芸 (媒体评论员、中山大学哲学系在读博士) 

写下这个题目,可能会被骂,高价的又如何?五千多块钱算低廉吗?还不是照样被虐。


五千多的确不算低廉,但如果没有公共财政支持,纯市场运作,考虑资本的逐利本性,层层压榨之后,实际花在孩子身上的钱,不可能多。


好几年前,我的孩子适龄读幼儿园时,我考察过觉得还行的幼儿园就已经是这个价了。而且,还仅仅是教育理念契合,园长、教师状态令我比较满意而已,该园的硬件条件不算好。


那时候,我在报社工作,也就万把块钱的工资,但时间自由,硬性要上班的日子,一周就那么一两个下午,看起来,我没有理由为了那一两个下午而把孩子送进幼儿园。


万把块钱的工资,如果需要拿出一半或以上交幼儿园学费,而这万把块钱收入的工作是每天八九小时坐班制的,你说,你会愿意为了这五千块的差价而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吗?很多人还是会的。


甚至,不乏赚四千工资送孩子上五千块幼儿园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解释:


1.不是为了赚差价,而是保持工作的价值高于一切,尤其是女性,特别是在中国婚姻法律和税收制度环境下,中国女性并不像家庭税制国家的女性那样,放心地当全职妈妈;


2.很多人对自己的养育能力并没有信心,觉得孩子应当及早地接受早期教育和纪律约束,否则将来上小学了一定不适应,不“早教”,就是“输在起跑线上”。


关于第一条,在这个环境下,简单粗暴地主张孩子的利益高于一切,对女性是极为不公平的。


在一些婚姻关系中,男性一方对女性留在家里养育孩子的价值,是看得很低的,女人们不想自己在婚姻中处于弱势,这不难理解。还有一种情况是,女性自己就不愿意人生的价值实现仅仅来源于家庭和孩子,而是渴望获得社会认同,无论丈夫怎么样抬高全职妈妈的地位,她们也不为所动。



如果说第一条中,无论女性作出何种选择,都是值得同情之理解的,那么,关于第二条,倒是有些误区可以一说。


很多人以为,只有花钱出去的才叫“早教”,自己在家里带孩子只能叫养娃,养而不教,心有不安,必须得交给专业人士“教一教”。万万没想到,专业人士的“工艺流程”是给孩子“扎针”。还有一些幼儿园体系之外的早教课,工作人员更是以专家自居,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包装消费项目,收割都市中产父母们的荷包。


与50后对子女教育那种“听天由命”的态度大为不同,应试教育背景出来的这一代大学生父母,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焦虑与不自信是普遍现象。


当他们拥有高等教育资历,具备一定反思精神,对当下的公立旧体系,是不信任和矛盾重重的,既想要摆脱又苦于财务不够自由——明星富豪子女们上的那些动辄几十万学费的学校,他们是望尘莫及,但其它力所能及的教育消费,他们是很舍得花钱的。


可以说,正是这一代小富甚或未富先育的70、80后父母们,撑起了今天这个消费异常狂热的教育市场。


但这种狂热里面,恐怕确有不少花冤枉钱的成份。所谓“冤枉钱”,就是不该花、不值得花的大把花了,该花的钱、值得投入的时间精力,却被视为“低Duan劳动”交给“低Duan人口”了——最典型的莫过于0-6岁的幼儿教育。(“低Duan人口”这个词汇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不少中产家庭都是这样前后倒挂的认知(即认知倒挂)。孩子读小学前,只求喂饱养大,丢到老家由老人带或找个托儿所幼儿园交付,年轻的父母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在他们的准备里,小学才是打战的开始,很多妈妈倒是从孩子读小学才开始辞职的,颇有一种严阵以待、如临大敌的阵仗。


我见过的最极端的案例是孩子生下来几个月就送到乡下“专业养娃”的保姆那样去养,读小学之前才接回来自己带,他们似乎不认为错失0-6岁的亲子时光有什么可惜的。


不要以为我说的是留守儿童,不是,在不少城市家庭的观念里,0-6岁阶段的孩子不值得投入,幼儿养育又不是什么大学问,只是喂饱,干嘛要职业女性、职业奶爸来干这活?不如趁机多赚钱,买得起学位房才是第一要务,孩子起码还能读个名牌小学。


正是这样的观念,幼儿教育成了“爹不疼、娘不爱”的低Duan产业,政府投入极为有限,不把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家庭也不重视。过了哺乳期,妈妈们就只想着甩包袱,赶紧重返工作岗位,爸爸们呢,更多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偶尔回家逗逗娃乐一乐。



观念决定决策。无论是政府的公共政策,还是个体的私人决策,观念是一个重要的驱动力。


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Heckman,J.)就试图干一件通过改变观念进而影响政府决策的事情。他通过分析芝加哥亲子中心、高瞻佩里幼儿园等研究,对学前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入做了经济学维度的研究,提出了“学前教育是最值得投入的教育领域”的观点。他的分析提出,“最佳的投入模式是对年龄越小的儿童投入越多的资金,家庭无力投入时政府应介入 ”。


根据研究,在考虑通胀因素的情况下,对亲子中心每投入1美元15~18年后所获得的收益是7.14美元,其中幼儿及其家庭获得的收益是3.29美元,社会获得的收益是3.85美元;并且社会收益全部来源于政府行政、司法开支的减少。高瞻佩里幼儿园研究项目发现,优质的学前教育对贫困儿童早期的认知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他们成年后的学业成就、经济状况、犯罪率减少、家庭关系和健康状况均有积极影响,其成本收益分析显示:在考虑通胀因素的情况下,对贫困幼儿1美元的学前教育投入在他们40岁时可获得17.07美元的回报,其中幼儿及其家庭获得的收益是4.17美元,社会获得的收益是12.9美元;且社会收益的88%来源于犯罪率的降低。 (据《学前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入的启示》)


赫克曼的研究发挥了“观念—决策”的重大影响。2002年,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发表研究报告《全体儿童的学前教育》,呼吁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改革现有的学前教育政策,共同承担学前教育的义务。其理由是:学前教育关系到儿童健康、社会性、情感和认知等领域的长期发展,对于政府来说是一种高回报的人力资本投入,而不是消费。美国总统奥巴马明确表示要“大力投资幼儿教育”,提出实施“0岁至5岁教育计划”。按照这一计划,联邦政府每年拨款100亿美元资助各州普及学前教育。


这句话很重要——“学前教育,对政府来说是一种高回报的人力资本投入,而不是消费。” 如何使得政府意识到学前教育值得投入?由于回报链条过于漫长,急功近利的决策者往往不重视这个阶段的财政投入。


一方面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得不到正视,另一方面,则是幼儿教育的难度被严重低估。


对投入的回报期待是急功近利的,政府到个人,莫不如此,这就导致了,最重要的阶段但是距离出所谓“成果”最远的幼儿时段,成为了成年人嫌弃的阶段,成为了成年人的“包袱”,而不是收割的时刻。看看家庭和社会,对高考的投入,那是超乎正常想象,几近疯狂。


也就是说,政府和个人,都在想方设法用最低廉的价格来购买幼儿教育这人类最复杂的工作,其结果可想而知:那些滥竽充数的从业者发明了她们奇葩的作业方式,诸如“扎针、喂芥末”这样奇特的“管教方式”。


看新闻,很多地方在紧急展开幼师师德整风运动。莫非,这个行业专门招“魔鬼”,职业道德异常败坏?其实,略有常识即可推理,各行各业中,人的道德水准不太可能呈局部奇高奇低的异常分布。


“好人都当大学老师了,坏人都当幼儿园老师去了”——这恐怕完全不合乎逻辑和概率原理。



针对幼师规模性虐待儿童的现象,更合乎情理的推测是,幼师这项职业正在干一般人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为了完成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她们行业内部“发明”了完成任务的“独门秘笈”。说不定,这些虐童术还是她们业内口口相传累积下来的“业务经验”。


“你是怎么搞定几十个熊孩子的?” 


“给你看一个神器,可不要外传哦,一般人我不告诉她。”


如此对话,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说到底,幼儿教育出现的惨痛事件,是一个行业发展畸形了的集中呈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畸形和扭曲?根源在于观念,是我们社会全体基于一些错误观念的一场合谋。是我们的劣质价值观,使儿童成为了这个时代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


关于扭转局面,改变现状,有人提出给幼儿园老师加薪,提高幼师待遇,有人建议进行师德教育,有人则认为首要的是加强监控,保护数据……


而我认为,首先应当改变的,是社会的观念认知,把幼儿教育视为低端行业的观念需要得到改变。


幼儿教育为什么是人类最复杂的一项工作,给幼儿教育注入学术的视野,便不难理解,幼儿教育涉及儿童心理学、认知科学、生物学、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等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研究人本身的神奇成长,怎么可能是简单的呢?

一旦观念改变,我们就明白,幼儿养育是不适宜规模化以降低成本的,师生比是不可能像中小学那么低的,要求一个老师应对几十个孩子,这本身就是为了压低成本而违背养育科学的。


带着研究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的目标和热忱进入这个行业,才可能真正基于对儿童教育的兴趣而从事这个看起来“烦人”的职业。只有引入学术视野,引入研究型人才,才可能改变这个行业的生态,使得幼儿教师是有上升空间的,是可能成为儿童教育家的,而不是拿着三四千块钱工资混日子、讨厌“熊孩子”、迫于生计不得不从事这个职业的“差生”。


只有当观念改变,需求也才会改变,政府不再无视学前教育公共财政投入,家长们不再把幼儿当包袱减负,才可能考虑儿童的福祉,才能吸引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进入幼儿教育领域。

   

本文转载自“儿童爱智坊”(PhilosophyForKids)


讲给孩子的西方艺术史

5季20讲

坚信在行走中看艺术的

骑士老师

将带领博雅家庭

踏上一段

以画面形象认知为主的

趣味艺术史之旅


让知识和审美趣味不再割裂

让艺术史在轻松喜悦中融入记忆

让孩子在美的氛围中长大



点击原文,立即购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