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新闻> 今天我们为什么越来越想念陈佩斯?

今天我们为什么越来越想念陈佩斯?

2022-07-22 03:57:09



陈佩斯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他把为他人艺术当作自己的一种责任,有着与底层的“小人物”站在一起的勇气。

--艺术评论家殷谦评



他的作品没有滥大街的网络段子,没有溜须拍马的“主旋律”,没有装腔作势的撒娇卖萌,没有矫揉做作的煽情,没有挖苦讽刺的毒舌,也不拿弱势人群开涮。


越纯粹的东西,就越能永恒。


1990年春晚小品《主角与配角》,“主角”朱时茂语重心长说了一句:佩斯啊,你太不了解你的长处了,你这形象,演个小偷小摸地痞流氓,都不用化妆,往那儿一戳就行。


小品《主角与配角》


确实,陈佩斯的外形不符合中国人典型的审美观。也是因为这张脸,在报考北京军区文工团、总政歌舞团时,他都落选了。


要不是后来八一电影厂为了专招“反派”演员,陈佩斯恐怕还是没机会进入演艺行。八路军演不了,、杨子荣更演不了,陈佩斯只能走喜剧路线。

 

陈强和陈佩斯合照


这也是父亲陈强(1918-2012)希望的。,与陈家这张祖传“坏人脸”相伴的,。


尽管是有口皆碑的老好人,:黄世仁与南霸天,,陈强从来没能逃脱。


 

理由很充分:“如果不是隐藏在革命队伍中的坏人,你演的坏人怎么那么像?!


演喜剧,哪怕戏份不多,总归是比较安全的。


小品《吃面条》


1984年,陈佩斯第一次上春晚。


两个人,一个碗。所有的情节只有一个:吃面条。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五分钟的小品,让陈佩斯一炮而红。

 


没想到,却传来文艺界的批评声。


有文联的老领导看完他的表演,只留下“啧啧”两声;更激烈一点的声音是:怎么能这样,春晚的舞台上怎么能出现这些没意义的玩意儿。


那是八十年代早期,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舞台上引起观众“没有教育意义的笑”是不被允许的。

 


但是观众爱看啊!彩排的时候,有的人笑得掉到椅子下面去。


中国人老百姓太苦了,太需要痛痛快快地笑了!”这是父亲陈强鼓励陈佩斯做喜剧时候总爱说的话。

 

陈佩斯这样解释自己的作品,“我就要做非常浅层、纯滑稽的东西。我用最低端的技术,同样能使观众开心,这就够了。”



越纯粹的东西就越永恒,没有过多打上时代的烙印,反而获得了一种超越时代的生命力。


这也是为什么,时隔三十年,陈佩斯的小品仍然能让我们捧腹大笑的原因。



他的脸皮厚,心思多,当着人一本正经,转过头一脸奸笑。他的算计失败令我们发笑,他的捉弄成功更令我们快乐。


整个八十年代,是中国喜剧的“陈佩斯时代”。



九十年代,经过赵丽蓉和“黄宏-宋丹丹组合”的过渡,春晚小品开始从“陈佩斯时代”走向“赵本山时代”。


然而过于追求剧场效果,让赵本山始终停留在二人转的层面,小品越来越无法摆脱那种拿身份、外貌开玩笑的模式。



后来甚至越来越多的靠油嘴滑舌的“段子”撑场面。


确实,这些做法是容易引起笑声,但容易的事情做多了,难的事情谁还愿意花心思?




陈佩斯曾经对记者说,现在的小品演员,“拿不出时间来去认真做小品”。

 

他说,喜剧存在一个价值的判断,一个道德的判断,这个存在于喜剧的艺术形式和观众之间。


糟践残疾人和侮辱别人的生理、智力为乐趣,取悦观众,如果我们能容忍他,就说明我们的价值判断都出了问题。



陈佩斯是不是在说赵本山,我们不知道。但是反过来看,赵本山的短板,确实正是陈佩斯的长处。他很少拿外形做大文章。

 

陈佩斯喜剧之所以出色,不依靠语言本身搞笑,而依靠对话和情节推进形成的戏剧冲突。



“如果想吃喜剧这碗饭,姿态一定要低。”离开春晚的这些年,陈佩斯经常这样告诫年轻的喜剧演员。

 

永远能被俯视,是喜剧人的最佳状态,当红了,千万别保镖前呼后拥,这些会在生活上消解自己,同时也可能意味着一个喜剧人艺术生命的结束”。

 

不知道他这句话,是不是又暗暗在说赵本山。



对退休生活还没有好的规划?

了解快乐50老年大学 



点击观看快乐50老年大学介绍视频


☎️报名电话:86465090

- 报 名 去 上 课 -


目前,我们的歌唱葫芦丝书法国画班模特班舞蹈班在火热报名中~



快乐50参与了北京市、,专门为退休人服务。


如果您退休了或即将退休,生活略显乏味单调,或是想专业学习兴趣,这将是您最美好的选择!我们一起在老年大学上课、一起活动、一起开心…


教学地点:西城区广安门外远见国际公寓2304(7号线达官营站C口出向西50米)


- 关 注 微 信 号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