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器乐文化,让民族乐器走进大众。葫芦丝、巴乌就是民族音乐百花园中的一颗奇葩,葫芦丝、巴乌音乐爱好者将秉承前辈创造的灿烂文化,不断创新,开拓进取,把葫芦、巴乌文化在武威的普及发展 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作为专业的《王斌葫芦丝艺术培训中心》对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播与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 建设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义不容辞。
此场音乐会是以推动葫芦丝巴乌文化及学会学习成果展示为目的 的汇报演出活动。借元旦佳节之际,以音乐会的形式向广大葫芦丝巴 乌音乐爱好者、喜爱音乐的社会大众送上的新年祝福。
兰州市葫芦丝巴乌学会 会长:刘亮 甘肃电视台少儿频道音乐总监:赵福
亲临指导
凉州区音乐家协会主席杨述科致新春贺词
《花满楼》
紫竹倾茶冉冉流,二指灵犀吟吟秋。风入眼处且入扇,花满心时亦满楼
《马兰花开》小小的马兰花,开放在六月的草原,美丽芬芳拥抱着阳光。
主持人何昶现场播报省外葫芦丝巴乌协会发来贺电
《月光下的凤尾竹》月光下的凤尾竹少不了曲声优扬的葫芦丝。
《打跳欢歌》 在神秘美丽的云南丽江、宁蒗、中甸等纳西族及一些普米族村寨最为流行一种舞蹈--"打跳",纳西语称"咚罗丽"或"纽踔"。...、
听,竹林深处葫芦丝声声传来;看,竹楼隐现,傣家女盛装出行。有请欣赏有王斌葫芦丝艺术中心齐主任为我们带来葫芦丝独奏曲《竹林深处》。
金孔雀与凤尾竹:傣族是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聚居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区,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有孔雀舞,象脚鼓舞等等。“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堆沙、泼水、丢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
<<梨花雨 >> “风吹仙袂飘摇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孤独的黑骏马 >>
超七孔宽音域葫芦丝的问世 成功解决了传统七孔葫芦丝音域窄难以全面推广普及的难题,解决了加键葫芦丝控制不便维修不便的难题.它体现了葫芦丝音乐发展的新方向,在葫芦丝音乐的发展史上迈出了跨时代的重要一步。
成人班表演的《荷塘月色》
《山之子》
山之子 景颇族,中国云南世居少数民族之一,传说景颇族居于藏族地区,由于气候条件不适合生存,终年积雪,非常寒冷,所以景颇族不断迁徙,后到达高黎贡山一带安居乐业。景颇族素以刻苦耐劳、热情好客、骁勇威猛的民族性格著称。”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征服大自然,用大长刀与恶势力作斗争。历史上,多次顽强抵御外敌侵入,曾被英国殖民,。由中国著名葫芦丝演奏家,作曲家, 教育家李春华老师创作 并有由国家歌舞团著名指挥家兼作曲家杨春林老师配器指挥 的葫芦丝与交响乐巨作 《山之子》发布后 令国内外许多音乐家们拍手叫好!
《木兰颂 》 是她,代父从军。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她,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
《花儿香 》
青海是花儿的故乡,河湟花儿是西北花儿的精魂,最美的花儿是用三江最纯净的源头之水浇灌的圣洁之花。居住在这里的汉、藏、回、土、撒拉等各族群众,无论在田间耕作,山野放牧,外出打工或者路途赶车,只要有闲暇时间,都要唱上几句悠扬的"花儿"。
《映山红》
有一首歌,它唱在爷爷奶奶的心坎里,它唱在爸爸妈妈的记忆里,今天当它再一次唱响,一定会回荡在我们回忆里!优扬的旋律,优美的舞蹈,让我们一同走进那满山的映山红
颁奖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