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育才双语学校
2017年十大事件
让每一个孩子赢在人生的起点!
自办学以来,学校坚持“教师学生双向驱动、课程课堂双线并举”,大力推行能本教育。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年内论证、确立了以核心元素“能本”贯通学校文化、课程、课堂、活动与党的建设的能本教育体系。其中,立足文化,能本为魂三维度共融;立足课程,能本为要生命体承载;立足课堂,能本为基由知本走向能本;立足活动,能本为旨以践行绽放;立足党建,能本为纲用融合聚力。这一体系使学校培育“自主自觉,情感丰富;自信自强,身心健康;价值实现,潜能释放”的能本育才人,形成了高度统一的价值夙求。
2017年,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校坚持党政融合,以“133”党建模式助推学校发展,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效应。5月4日,承接了山东省委组织部党建调研现场并参加座谈;5、10月份先后两次在全县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6月份,为全县教育系统党务工作者培训班提供现场;10月份,学校“133”党建品牌入选潍坊市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典型案例;12月份,喜获昌乐县党建工作示范点、潍坊市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潍坊日报》以“擦亮能本教育品牌”为题进行了宣传报导。
根据市、县民办学校信誉等级考评办法,我校在2017年度信誉等级评定中获A级;根据乐事考核﹝2017﹞4号文件,教育系统按照平时考评、实地考评、领导点评和主管部门评价的方式,对系统内事业单位和民办学校开展年度绩效考核,我校在全县74个参评单位中名列前茅、位居前列。这标志我校常规管理、办学水平及综合发展在行业内的认同、认可与竞争力。
自办学以来,学校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文化治校、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坚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形成了强有力的学校文化和卓有成效的育人效果。继2016年荣获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的基础上,本年度喜获首届“山东省文明校园”称号。
近年来,学校立足智慧校园开启“互联网+教育”的探索,年内投资30余万元,新建数字化实验室和智慧教室,积极引领与新时代接轨,喜获山东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年内刘亚丽、刘利平等6位教师分获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评省一、二、三等奖;刘雪琪、赵桐瑶同学的网页制作《太空黄瓜种植计划》获全国二等奖;李子睿、李曜之获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省三等奖,学校再获山东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学校最佳组织奖”。
学校高度重视艺体教育,积极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2017年,在潍坊市音乐学科质量抽测中获第一名;排练的葫芦丝合奏《竹林深处》在山东教育电视台录制播出,并获省校园艺术节“最佳人气奖”和“最佳表演入围奖”;在体育方面,先后荣获山东省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乒乓球)和全国第一批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称号。
学校始终定位“因人而宜、因材适用、因势利导”的三因管理机制,高度重视教师专业成长,努力培育优质工作团队。先后涌现出潍坊名师、专业技术优秀人才、潍坊市教学能手等40余人次,省市教学成果奖获得者12人次,真正打造了一支专业化教师队伍。其中徐春玲同志年度内经层层推荐评选,喜获山东省特级教师称号。
学校坚持走活动育人之道,着力打造学生第一智慧与第二智慧。一年来,坚持主题教育月、个性选修、节日实践、安全培训、采摘节、外出参观、书画摄影、喜迎十九大等120余项实践体验活动,有效推动了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全国、省、市级比赛中获奖1500余人次,其中赵子畅获省十七届优秀少先队员;学校喜获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网络大赛、省少儿书画摄影大赛优秀组织奖,省级节水型单位,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推广示范校。
近年来,学校加强了数字化实验室、3D打印、动漫教育等创新教育设施设备的配备,并协调省校园科技流动馆落户我校;突出了创新教育校本课程研发与实施,启动科技节及系列学生活动,并积极走科研之路。,学校喜获潍坊市创新教育示范学校、潍坊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为深化学校管理,加快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2017年我校被确定为潍坊市自主办学试点校。一年来,围绕现代学校管理体制建设流程及要求,建立健全了学校理事会、教代会、校务委员会、学校行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突出强化党的建设,不断完善学校办学章程,初步构建了“六会一核心一章程”的办学管理格局,呈现出自主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和人文管理,践行着管理的人本化、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实现了学校的内涵发展、高品质量和办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