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简介
李春华
国家一级演奏员青年葫芦丝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
中国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昆明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上海音乐学院葫芦丝考级评委。
现已出版发行专著专辑及作品有:
教学专著及专辑:《葫芦丝巴乌使用教程》、《怎样演奏好葫芦丝巴乌》、《怎样演奏好葫芦丝巴乌经典名曲》、《葫芦丝巴乌演奏指南》、《葫芦丝巴乌一点通》、《葫芦丝精曲示范》。
创作发行的作品有:
《打跳欢歌》、《清清玉湖水》、《蓝色的香巴拉》、《丝恋》、《雪莲花开》、《断桥残月》、《木鼓神韵》、《花满楼》、《风中的葫芦》、《葫芦情歌》《梨花雨》、《孤独的黑骏马》。
演奏专辑:
《葫芦丝OK版》、《金葫芦》、《欢乐的葫芦丝》、《迷人的葫芦丝》、《醉人的葫芦丝》、《柔情丝语》、《丝恋》、《葫芦心经》、《李春华葫芦丝创作作品》、《葫芦情》、《梨花雨》、《葫芦丝创作作品选》。
李春华老师的葫芦丝音乐创作与演奏在葫芦丝音乐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性质。我们从他所创作的音乐作中可以看出,这些曲子带有一种当今及以后葫芦丝音乐创作的指引性和方向性,也是一种过渡性质的风格,这种过渡是由传统葫芦丝音乐作品创作向现代创作的一个质的超越和过渡。
乐曲产生的时代背景
从本质上分析,李春华老师的大部分作品的音乐素材来源于民间音乐,对音乐材料的使用从作曲手法、结构布局上既体现着新时代的气息,揉进了阳刚之美的特性,又保留并发扬了葫芦丝音乐阴柔之美的风格,使葫芦丝的表现具有了质的飞跃和双重性。
葫芦丝是具有轻、飘、柔、美特性的属于女性化的乐器,低频、养心,傣味十足,一个具有九个以上的音,因此的根部需要打薄,这样就产生一种低频和人们的身心产生共鸣。也就是说,只要听过葫芦丝,人们就会喜欢并迷恋它,这也是其它乐器所不能及的。
葫芦丝音域有遗憾,但其风格和韵味是其它乐器不可替代的。我们通常说葫芦丝能发出天籁之音,能称得上天籁之音的乐器能有多少呢?
在李春华老师的乐曲里可以发现,葫芦丝曲不再拘泥于某一地域的特点,而是对各种地域性的风格进行探索实验并取得了成功。他在音域的使用上,别具匠心地开发了葫芦丝音阶的使用广度,既是为了适应多风格的体现,也展现了多调性甚至无调性的现代作曲手法的要求。在《孤独的黑骏马》里,半音阶的使用恰好印证了以上观点。
李春华老师对于民族性音乐风格与西方作曲风格有着深层的理解与把握,他的作品风格的多样及多地域性使葫芦丝这一专属于西南少数民族的乐器表现了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使广大受众对葫芦丝有了更新的认知和喜爱。
2011年2月份,李春华老师推出了《孤独的黑骏马》,这首曲子迅速风靡全国,本曲取材于蒙古族音乐元素,里面加入了长调和插指颤音,和特殊的半音阶演奏,其短小精悍极富草原的民歌味道和那些悠扬的长调让人不自觉的陷入了对空旷寂寥的草原的向往与渴求,深受广大丝迷的热爱和推崇。
李春华老师从2010年9月开始着手创作《孤独的黑骏马》,在创作过程中,写了很多日记,2011年的春节也不肯休息,历经五个月,直到2011年的2月份才杀青并推出此曲。李春华老师倾心力作的这首曲子,融进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写照,为了创作这首曲子,头发掉了不少也白了不少。做完此曲之后,李春华老师感慨道:“在葫芦丝艺术长河中,没有想不到的,只有做不到的!”
在这个文化繁荣包罗万象的年代,该曲以浓厚纯洁的草原风味感染着大家,作者借“孤独”二字来叙述着黑骏马的忧伤,看似“孤独”并非“孤独”,他是在沉思在回忆,在孕育着一个美好的希望,这首曲子给人一种浑厚深沉而又大气的感染力紧紧扣人心弦。
添加微信学习、定制乐器、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