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城在线 (www.huocheng.ccoo.cn)
PC门户、手机门户、微信门户和APP客户端互融互通的霍城综合门户网站,为36万霍城人民提供便民生活服务,联系电话:0999—3033239
民乐的传承与推广者
史松建
刘文辉是霍城县民间音乐人。初见刘文辉,我们踏着厚厚的积雪到清水河镇农资公司家属楼下的一个带套间的门面房里,他正在教两个孩子拉二胡。历经沧桑的脸上有着阅尽世事的平静。
“请进,请进。”看到来,老人站起来招呼我们。因为来之前,我们大致了解了他的一些情况,所以不用介绍,我们便判断出,眼前的老人就是刘文辉。
这间门面房是刘文辉租的,是他教授孩子们技艺的场所。因为怕吵着居民,所以特地选了个偏僻的门面。
“地方狭小,让你们见笑了。”刘文辉一面招呼我们坐下,一面抱歉地对我们说。
地方确实狭小。室内靠一面墙挂满了吉他、二胡、板胡、三弦、扬琴、葫芦丝等乐器,靠另一面墙则立着四五个乐谱架子,屋空闲处散放着的许多圆凳和一个茶几,加上我们几个人,还有刘文辉师徒,便塞得满满当当。
听说是专程来采访自己,刘文辉便让两个小徒弟进里屋练琴。里屋的门被打开的瞬间,我看到里面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扇关着的窗户。清晨的阳光恰好透过窗玻璃照进来,斜照在外屋的水泥地面上。
就着这一缕阳光,我们的话题也转入正题,在老人的娓娓述说下,我们仿佛步入了他六十三年跌宕起伏的人生——
1950年,刘文辉出生于河南省西平县。河南省是中国民乐大省。唢呐、二胡、板胡、三弦、扬琴、笙、锣、鼓、箫等乐器在民间各种演出场合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每逢节日或婚丧嫁娶,民间都有请乐队的习俗。这样的文化氛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们自小就被身边的民间音乐艺人所影响,慢慢从喜欢到热爱,从热爱到把音乐当成一生的追求。
刘文辉就是其中的一个。
他八岁开始真正接触乐器,颇具音乐天赋的他于1966年考入了信阳地区戏剧学院学习民乐,一学就是四年。毕业后,分配到了西平县豫剧团工作。
那时候的刘文辉以为他的下半生将在西平县豫剧团度过了。然而,命运之神却阴差阳错地将他与4000余公里外的新疆霍城县连接在了一起。
当时的新疆霍城县刚刚组建了豫剧团,决定从河南引进一批专业音乐人才。霍城县领导通过刘文辉在西平县的老乡辗转打听到了刘文辉,并特派当时的豫剧团团长刘克亭远赴河南西平县邀请刘文辉加盟。
喜欢文艺的人都有一个通病——士为知己者死。只要有人赏识,付出生命也心甘情愿,年轻的刘文辉被刘克亭的诚意深深打动,当即离开西平县豫剧团跟随刘克亭远赴新疆霍城,加入了霍城县豫剧团。来到霍城县豫剧团的那一年,刘文辉正好30岁。
在霍城县豫剧团,刘文辉乐曲演奏技艺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无论是传统戏剧《穆桂英挂帅》、《西厢记》、《花打朝》、《下陈州》、《秦香莲》的伴奏,还是样板戏《朝阳沟》、《智取威虎山》的伴奏,以及一些当时的流行音乐和乐器经典演奏曲目的独奏,以及对唢呐、二胡、板胡、三弦、扬琴、笙这些乐器的演奏,刘文辉都能够信手拈来。在这期间,刘文辉经人介绍,认识了他生命中的另一半,同样爱好音乐的来自陕西汉中的姑娘袁朝霞。交往中袁朝霞被刘文辉身上的音乐才华所吸引,半年后两人结为夫妻,在日后的岁月里养育了两男一女三个孩子。
1984年对刘文辉来说,是人生最灰暗的时期。那一年霍城县豫剧团解散,刘文辉失去了经济来源。无奈之下,刘文辉来到清水河双沟二村务农。但由于是外来人口,只分到了有限的一些口粮地。那个时候,刘文辉的三个孩子已相继出生,加之因为他在六个弟兄中排行老大,感觉当时新疆的日子还算好过,刚从西平县农村把自己的几个弟弟迁到了霍城县。突然的失业和沉重的生活的压力让刘文辉喘不上气来。他拼命地去赚钱,种地之外还去建筑工地当小工,开翻斗车,挣点微薄的工钱以贴补家用和缴纳孩子和弟弟们的学费。
但无论生活如何艰难,每天拖着一身酸痛肌肉回家的刘文辉始终没有冷落几样东西,那就是二胡、板胡、葫芦丝这些乐器。
每天吃完晚饭,刘文辉都会在家里拿起这些乐器拉上一段,吹上一曲。在音乐中,刘文辉忘记了生活的艰辛,仿佛在黑暗中看到阴翳下透出的亮光。他忘情地拉着,他坚信一切都会好起来。他把内心所有的彷徨与苦闷都交给了乐器,而乐器回报他的是激昂清越的乐声,这乐声在清水河双沟二村上空久久回荡,为同样处于困苦中的村民带去了精神上的愉悦,同时也带去了希望和期待。
每当此时,刘文辉的家人总会围坐在一起,静静地聆听。刘文辉说,他没有什么别的爱好,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与音乐。也正是在这良好的音乐氛围的影响和高雅的人生爱好的引导下,刘文辉的三个孩子都得以健康的成长。他们没有被家庭生活的困苦压倒,而是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高中学业,并陆续考上全国重点大学,成为村里唯一一家三个孩子都考上大学的人家。
音乐影响人生,音乐改变命运。在热爱民乐的这条路上,刘文辉转眼就走过了人生的大半部分。
近几年,随着孩子们一一走上工作岗位,家里的经济负担也减轻了许多。刘文辉便和一些同样爱好民乐的朋友组建了小乐队,有时朋友休闲时一起自娱自乐,有时参加政府组织的公益演出,有时会在红白事时被主人们邀请表演,他通过各类演出活动结交了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刘文辉说,当小乐队在清水河周边乡村居民家表演,获得围观村民阵阵掌声时,他觉得自己找到了民乐发展的真正舞台......
然而当他在民乐路上寻找到自己的快乐时,却又紧紧地皱起了眉头。因为刘文辉看到演奏民乐的都是一些老面孔,而且这些面孔越来越老。
“不能让民乐在我们手中失传。”刘文辉这样想着,这样说着,也在这样做着。
2010年,刘文辉开始在自己家里招收徒弟,教授民乐演奏的基本技能。迄今为止,他已带教了二十几个徒弟。为方便更多的徒弟报名学艺,他把教授点从双沟二村的家里搬到了现在的农资公司的楼下,就是我们现在采访他的房间。在这个房间里我们还看到了一个叫杨洁的徒弟仅学了两年多便获得二胡四级、葫芦丝六级的演奏认证书。
恰在这时,在伊宁市三中上初一的杨洁因放寒假专程来看她的刘老师,我们临时我们决定让刘文辉和杨洁师徒合奏一曲,师徒二人欣然同意。
“那我们就用二胡合奏我个人最喜欢的两个曲目吧,一个是《赛马》,一个是《北京有个金太阳》”刘文辉爽快地说。
当刘文辉专注而从容地挥动弓弦演奏时,弟子杨洁娴熟地配合着,当欢快奔放的曲调从二胡的音箱中流淌而出时,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对生命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对现在,以及对未来民乐传承的责任感。这样的人内心永远都是清澈的,即便偶尔天空中有阴霾,也遮不住阳光的灿烂光芒。
“学费没多少,只是象征性地收一些。有些家长工作忙,中午也可以不接,空了我会给孩子们做点饭。里面有床,孩子们如果累了,也可以休息一下。只要孩子有心学习民乐,我就感觉很欣慰、很满足了。”刘文辉由衷地说。
这一席质朴的话,让我们看到了刘文辉——这个民乐的传承者和推广者的一片苦心。
,摄影李姗)
推荐阅读点击
《沃土之魂—霍城县草根文化集—绘画篇》亚尔买买提的艺术人生
《沃土之魂—霍城县草根文化集—摄影篇》不经一番寒彻骨 哪得梅花扑鼻香
《沃土之魂—霍城县草根文化集—书法篇》 在书法艺术天地驰骋的人
关于·霍城在线
霍城立足霍城,专注于本地互联网发展及新媒体传播。现为传播力最快,活跃度最高的新媒体品牌。集PC端门户网站、手机Wap站、微信公众平台、城市通手机客户端于一体。专注于霍城本地生活、娱乐、消费与商务服务,积极创造霍城网友互动。分享价值传播快乐欢迎订阅、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发布各类信息(招聘、求职、转让、出租、二手、房产、相亲、交友.....)